中文 | English | 其他语言
院长信箱   书记信箱   网站管理
 
【党建专栏】重温党史明初心第三十四期
发布时间:2021-03-08   访问次数:342


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太原失守后,华北地区的正面战场作战基本结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针对这一形势的变化,毛泽东在延安党的活动会议上指出:“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目前是处在从片面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过渡期中。”

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太原失守以前,八路军主要是以游 击战和游击运动战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友军作战,以少部分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作战;太原失守以后,八路军各师主力分别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实现了在山西的战略展开;1938年4月以后,八路军实行大幅度分兵, 向河北、豫北平原、山东、冀热边和绥远等华北敌后区域发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日本侵略军深人中国内地后,由于兵力不足,在其后方留有广阔的地区。这些地区成为中国抗日军民发动游击战争,消耗敌人,壮大自己的空间。日军则力图强化统治,使其完全殖民地化。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些地区必将成为敌我激烈争夺的战场。坚持敌后抗战,开辟敌后战场,不仅使敌人不能稳定地保持其占领地区,而且是对正面战场的有力配合。但是,在敌后地区作战是很艰难的,因为它是脱离自己的后方的作战,而作战的形式主要是游击战。要在敌后开展并坚持持久广泛的游击战争,就必须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作为保存、发展自己和消灭敌人的战略基地。要建立根据地,就必须有军队,有政权,有共产党的组织,有广大群众的支持。这是各根据地建立共同的基本条件。地形条件一般是以山地为支点,逐步向平原发展。八路军、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分兵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收复被国民党军队丢失的大片国土,整顿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辟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37年10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由五台山南下,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领一部分部队和军政干部共约 3000 余人,留驻五台山地区。他们组织工作团,分赴晋东北、察南、冀西各地,建立战地动员委员会、抗日救国会等半政权性质的组织,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收复许多座县城。人民群众踊跃参战,部队迅速扩大。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阜平、五台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四个军分区。晋察冀军区成立仅半个月,日军即调集2万余人从平绥、同蒲、平汉、正太铁路分别对根据地进行围攻,企图把它扼杀在摇篮里。敌后根据地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在近一个月的作战中,日军虽然侵占七座县城,但八路军采取广泛的游击战和集中主力歼敌的作战方针,经过多次伏击、袭击作战,共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打击和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迫使日军主力回到铁路沿线。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地区,西起同蒲铁路,东至平汉铁路,北接正太铁路,南临黄河北岸,向东可直下冀鲁豫平原,是华北的战略要地之一。太原失守后,1937年11月13 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山西召开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创建以太行、太岳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布置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的任务。会后,师参谋长倪志亮、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等率领工作团和部分武装,分别到沁县、长治、晋城、武乡、襄垣、平顺、沁源、安泽、屯留等地,在中共地方组织及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开展改造旧政权、减租减息、合理负担等工作,调动了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很快在晋东南和冀西地区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政权。


华中抗日根据地与陕甘宁地区的巩固

  在华中,新四军军部建立后,于1938年1月由汉口迁至南昌。各部队迅速完成集中整训, 随即进入长江南北敌后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在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同时,陕甘宁边区也得到进一步巩固。


党的队伍的迅速发展 

全国抗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主要集中在红军和陕甘宁边区及其他一些小块根据地,在全国范围内,党的力量还是很弱小的。特别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大多数党组织被破坏殆尽,许多地区只剩下零散的党员。这种状况,很难适应急剧变化的形势和抗日斗争的需要。中共中央多次发出指示,要求各地党组织根据形势的变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改变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巩固和扩大党的秘密组织的同时,用一切方法争取党的公开与半公开,发展党的组织。1938年3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指出:为了担负起扩大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神圣任务,大量的十百倍的发展党员,成为党目前迫切与严重的任务。决议要求各地党组织大胆地向着积极的工人、雇农、城市中与乡村中革命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以及坚决的勇敢的下级官兵开门,把发展党的注意放在吸收抗战中新的积极分子与扩大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之上。要特别注意在战区、在前线大量地吸收新党员,建立强大的党组织。在后方无党组织的地区,应有计划地、迅速地去重新建立与发展党的组织。决议指出:为了完成大量发展党员的任务,要打破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发展党员中存在的关门主义的倾向,反对把党的注意力限在恢复和审查旧关系或旧线索的狭窄圈子内;一种是在统一战线中忽视党的发展,以为党的扩大无足轻重,甚至取消党的发展的严重倾向。为了保证在大量发展党员的同时使党的组织得到巩固,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给新党员以初步的马列主义与党的知识教育,使他们了解共产主义与其他党派的思想理论的基本区别。中央还要求把发展党员作为每个党员及各级党部的经常的重要工作之一,进行经常的检查与推动。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下达后,各地党组织都把发展党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中共中央正确方针的指导下,党的组织和党的队伍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38年底,共产党员人数已从全国抗战开始的4万多发展到50余万,党的组织已从狭小的圈子走了出来, 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在敌后广泛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成为坚持长期抗战的中流砥柱。

个人感想

抗日战争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前,国家危机、民族危机成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严重的问题。这时候必须团结一切力量,抗日救亡。民族矛盾取代了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共产党适时调整了自己的政治纲领,开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口号。在抗日战争时期, 我军建立起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多是在经济落后、财力薄、交通闭塞的地区。然而, 在十四年抗战中, 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能在这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敌后战场的人民军队能在武器缺乏、又无外援的情况下消灭日军5 2 . 7万人, 伪军1 8万余人,并使自己日益壮大起来,敌后抗日根据地能在日军的夹击封锁下不断巩固和壮大,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党在根据地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 使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得到发展,从而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了一场广大的、持久的人民战争。今天,我们认真总结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各项政策,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借鉴民主革命时期在统一战线和根据地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根据地各项政策的实行,不仅保证了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坚持了抗战,而且把原来落后的农村根据地建设成为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比较先进的革命基地。这些抗日根据地在政治上是一切赞成抗日与民主的人们的统一战线,在经济上是基本排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因素的经济, 在文化上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因此,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胜利后最终赢得人民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昱辰/文

李硕/编辑


网页发布时间: 2021-03-08